传统与高效
九月二十六号,我们国培班的学员到淮北市西园中学听课,上午最后两节课我们听了李宗玲老师上的《蜡烛》一文,我把李老师上课的程序梳理如下:
第一节课,李老师先用优美的语言回顾了与战争有关的文章,然后引入新课,介绍本文体裁是战地通讯,以及这一体裁的特点。接下来让学生齐读课文前的提示语,老师范读课文,向学生提出听读要求。老师深情地朗读完课文,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两个问题,第一,作者为我们写了一件什么事?用一句话概括。第二,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个人物,用了什么描写的方法?学生思考后有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,老师点评、小结,下课。
第二节课,品味语言,分析人物形象。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对老妇人的外貌、动作、语言的描写,然后说说表达的效果。学生从文中找出了好多有关老妇人的动作描写并能加以点评,然后齐读课文有关语段,感受人物形象。艰难的动作描写不只是表现老妇人的年老、衰弱,更是传达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的感激、祝福和深切的爱。学生回答得很准确,朗读也比较有感情。老师提醒学生再找一找有关老妇人的外貌描写,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哪里。学生找出来是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,老师再问:为什么黑色大围巾反复出现?学生回答又引出了写作背景,引出了法西斯的残暴。最后探讨文章的主旨,老师提问:文中黑色围巾和炮火反复出现,文题却用蜡烛,为什么?学生思考后回答:蜡烛光虽微弱,但爱是伟大的。老师总结:这烛光是正义之光、不灭之光、生命之光,它召唤着人们抗击侵略、维护和平。下课。
这是两节语文常态课,我们绝大部分老师也都这么上,可以看出李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功底,教学有条不紊,思路清晰,朗读声情并茂,语言简洁、循循善诱,似乎无可挑剔,可是我总觉得这节课还缺点什么。新课程改革已提倡好多年了,新课程理念也已深入人心,以学生为主体,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。而这节课仍是老师主讲,学生被动地思考、回答老师的问题。即使课堂交流,也只是老师与学生的个别交流,学生的参与率底,没有学生之间的对话、没有小组的合作与交流,没有质疑与问难,没有学习的热情与激情。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堂还是传统的效率不高的课堂。
想起三年前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二中听的一节语文课《蜡烛》,至今记忆犹新,执教者是杜郎口中学的徐立峰老师,我也把听课记录整理一下。
第一环节,导入新课。师生问好,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,徐老师问学生:课文题目是《蜡烛》,由蜡烛你会想到什么?许多学生起来回答:想到师恩、感恩的心;想到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;想到祝福、光明……老师小结:人生就好像拿着一把火炬在前行,火光随时会照亮眼前的黑暗,我们就是要把这火炬传递下去,在平凡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。我们一起来学习《蜡烛》这篇与战争有关的课文,通过预习,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?
第二环节,你知道了什么。(学生谈初读文章后的记忆,自己的真实收获。)又有许多学生谈到了课文中许多感人的细节和自己真实的感受。老师鼓励表扬并引导,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?比如写作背景、作者、主人公等等。学生继续踊跃地展示。
第三环节,你发现了什么。老师说:请同学们打开课文,迅速浏览,在你深有感触的地方圈点勾画,说出你独特的发现。比如:课文中的一个词语、一句话、一个语段、一个人物,你是不是有新的感悟,写下来,争取有创意的表达。学生自读课文、写批注,老师引导:只有读进去、走进去才能谈感想。学生两分钟自由讨论、交流,至少跟一位同学交流。学生争先恐后表达,谈到了树、炮火、老妇人艰难的动作、黑围巾、结婚时的喜烛。学生真实的感受、流畅的表达,传递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。老师及时的点评、恰到好处的引导,使得学生真正走进文本,走进了老妇人的心中。老师小结:这是一个有关战争的话题,却充满着深深的爱,是爱心照亮黑暗,壮美留存人间。
第四环节,谈收获、感悟。听歌曲《烛光里的妈妈》,优美的音乐,动情的演唱,仿佛就是你在唱给那位南斯拉夫的母亲,向她表达你深深的敬意。老师深情表白:学完这篇课文,我们还能称呼她为老妇人吗?这摇曳的烛光就是这位母亲的眼睛,正在爱抚她牺牲的儿子。我们一起用情朗读课文最后两段,喊她一声:妈妈。歌曲的播放、老师的表白震撼着学生的内心,也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。接下来,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。老师引导:可以用一首诗、一段话、一首歌来表达你此刻的心情。老师先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《母亲》,学生备受鼓舞,埋头创作。几分钟后学生踊跃展示作品,我选择其中之一呈现出来:蜡烛已不再是蜡烛,她是妈妈的眼睛,她温暖了那个黑夜,让躺下的儿子不再感到寒冷。大爱无疆,真情无价,爱是人类最美的情感,拥有它,相信这个冬天我们都不会再寒冷。无需多举例子,学生生命之花的绽放于此可见。
我在整理听课笔记的时候,内心仍时时在激荡,仿佛又坐在课堂里听这节课,因为我真的听到了生命在拔节成长的声音,学生真实的展现、真诚的表达、真情的流露无不让人感受到一样东西-----生命。徐立峰老师课后反思,说这节课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,学生的参与率只有三分之二,有的学生在聆听、在思考,没有发言,在杜郎口中学可能会全员参与,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,毕竟路桥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刚刚起步。
两个课例比较,显然徐立峰的课省时、高效,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、创造性完全体现出来了。在课堂上,学生被尊重,价值能体现,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,有了智慧火花的碰撞,就有了精彩的生成。这样的课堂对老师也是极大的挑战,它不是一步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,而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去主动获取知识,展现能力,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、深厚的语文素养,随时基于学情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。
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建设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,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,可有不少所谓的语文教育专家、名师看不上他们的改革,说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利益使然的假象,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,课下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把教学成绩搞上去,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怪胎。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,在这样专制的教育体制下,有哪一个学校敢放松教学成绩,哪一个学校不在夜以继日地奋战,为什么还要对这样一所潜心教育、潜心于课改的学校求全责备呢。杜郎口中学能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,寻求课堂教学改革之路,提出“以人为本,关注生命”的口号,创出了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还能张扬个性,彰显智慧,还能保持学生昂扬、自信的本色,这是他们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啊,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、借鉴?
作为语文老师,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,我所追寻的应该是生命的课堂、绿色的课堂,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情感的投入、有教与学的热情、有师生间相互的激发,能使得每一个孩子,每一个老师都得到一种和谐的、全面的、可持续的发展,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尊严。追寻这样的课堂,我以为不管你有多么深厚的语文功底,有多么丰富的教学经验,都要先尊重学生,蹲下身来,静待花开!
( 初中语文研修学员 魏 红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