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员心得

给置换脱产初中语文班教学班主任董奇峰老师的一封信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-08-22 点击数: 字体:【小】 【大】
尊敬的董老师您好:
      短短的几天相处,也许您对我印象并不深刻,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您的崇敬:年过半百,仍激情洋溢;您自信的笑容给我以激励。虽然我没有对功名的渴慕,但我希望能做一个好老师,做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。还望老师多多指点。
      有幸成为“国培”语文置换脱产研修班的成员,在全程参与了第一阶段的研修培训之后,我深有感触,很受启发。现把自己感受总结于下:
      一、高处观景,一览众山小
      第一阶段学习内容为“理论引导”。虽仅短短七天,但也可见淮师大老师工作的谨严和高效。为我们聘请的专家、教授,无论是理论高度还是实践经验都堪称业界一流。理论引导,不故作高深,力求浅显易懂;实践支持,不夸夸其谈,力争简单实用。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,相得益彰,打破了常规培训的僵化模式,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。静下心来,细细思考,品味,顿觉茅塞大开。教学教改的迷雾中一缕阳光穿云而出,犹如登上山顶,一览众山小的那份敞亮。
      二、百家争鸣,求同存异拓思维
     以往的教学,我们由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种种局限,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是来源于“教参”,很少有,甚至也不敢有自己的“独到之处”。为我们授课的专家、教授则为我们破除自身的“茧”作了一个极好的范例。他们围绕“语文教学”这个核心,为我们阐释了他们各自的见解,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,并辅以生动的案例。虽然,他们的说法、做法仅为一家之“言”,甚至,相互之间还有某些冲突,但汇聚到我们这些学员心里,经过碰撞、思索、融合,于“求同存异,兼容并蓄”中,开拓了我们的视野,更新了我们的思维模式。为我们今后的成长,既作了理论知识的铺垫,也给出了全新的方式方法的导引。
      三、为人师表,以身垂范做学问
      虽为人师多年,但对“师”的内涵的理解还很肤浅。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,我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,不同类型学校,不同年龄的专家、教授。于这些“不同”中,我见识了他们之间的“大同”,那就是为人的谦虚谨严,为学的热忱忘我和奖掖后学的殷切真挚。从他们身上,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“为人师表,以身垂范”。听了他们的教诲,看了他们的行动,以至于一种“创业”的激情从我的内心喷涌而出。而这种激情,在我们许多人身上也许已是“久违”的了。
      四、陌生的朋友来相会
      参加这届语文班的四十位学员分别来自皖北片的三个不同地市。虽然以前我们素未谋面,虽然我们脾性各不相同,但短短的几天相处,我们之间便有了心灵的沟通,也许那仅仅是碰面时的一次点头,一个微笑。虽然没有言语,但我们已然心领神会。毕竟,这才几天呀!
      在这个雨天,回忆起前几天的点点滴滴。真得感谢这次研修培训,真的感谢淮师大的老师们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亳州市谯城区集中心中学   吴庆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012年8月21日